用技术手段保护“吹哨人”,食品安全更加可期
2025-07-08 09:33:14? ?来源: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据7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,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“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”正式上线运行。该系统聚焦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“内部吹哨人”机制,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渠道,与“全国12315平台”形成联动,推动构建“全民参与、全程监督”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。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,我国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多次修订,并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,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。 从奖励举报人角度说,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安排早已有之。比如,2013年,原国家食药监局、财政部就制定了《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》;2017年该奖励办法修订后,将单次举报奖励限额从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;2021年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财政部印发的《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》,将奖励限额提高到100万元。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也明确规定,对查证属实的举报,给予举报人奖励。 从保护“内部吹哨人”角度说,去年9月,有关部门明确,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,简化奖励资金审核发放流程,同时加强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,强调企业不得以解除、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内部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。 眼下,同样是强化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,“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”支持实名与匿名双轨举报模式,通过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知情人信息,实行“全国统一接收、编码、分派”的闭环管理机制,举报人可实时追踪办理进度,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。 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须臾不可放松。发挥好“内部吹哨人”作用,尤为重要。首先,近年来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,大都是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而曝光。可见,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人员举报违法行为,充分发挥“吹哨人”作用,对于延伸监管触角,及时制止企业的不法行为,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和风险扩大具有积极意义。其次,食品安全领域涵盖种植养殖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等多个环节,食品工业链条较长,生产经营违法违规问题也更趋复杂化、隐蔽化,在诸多的“隐秘角落”里,只有内部人员更熟悉违法违规内情。 当然,再好的机制最终还需要严格的执行与落实。用技术手段保护“内部吹哨人”同样需要严肃对待。期待“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”上线运行后,真正消除内部人员顾虑,激励内部人积极举报,同群众监督、媒体监督、行政监管等一道形成守护食品安全的合力,让食品安全防线更加牢固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